4月19日,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中东学会、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西亚非洲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上海中东学论坛——“转型中的中东与新时代中国中东外交”学术研讨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行。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余建华主持开幕式。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中国中东学会会长、上海大学特聘教授杨光分别致辞。王健表示,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中东国家总体上也处于长期而深刻的社会经济转型阶段,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与世界联系日益紧密,我国与中东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中国的中东外交实际上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怎样维护好我们与中东国家的友好关系,如何承担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的责任,这些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重要议题。杨光简要回顾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中东研究的发展成就,并指出中东研究也应顺应时代发展形势,回应时代发展命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搭建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对重大问题深化协同研究,培养青年专家和高端专业人才,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中东研究学界应为加快推进我国中东研究学科的发展,推动中国与中东国家友好合作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开幕式后,中国中东问题特使宫小生、中国叙利亚问题特使解晓岩分别以“当前中东形势与中国中东外交”、“叙利亚问题发展及思考”为题作主旨报告。
一天的会期包括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宁夏大学、西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中针对当前中东形势、热点问题和中国中东外交等展开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中心主任受邀参加会议并发表见解。他指出,3月31日,土耳其举行了每5年一次的地方选举,执政的正发党声称此次选举事关土耳其的生死存亡,选举前展开了前所未有之动员。然而,选举结果却意味着正发党遭到了较大挫折,正发党在伊斯坦布尔和安卡拉的选举中失利尤其具有象征意义。正发党的失利还需要客观来评价和分析。毕竟正发党还是获得超过52%的选票,而且正发党也不乏反戈一击,打个翻身仗的先例。地方选举不会损害埃尔多安作为总统所享有的超级权力,也不会影响到正发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党席位。3月31日的土耳其地方选举无疑会引发土耳其内政和外交的巨大变化,而且由于土耳其一直以来是伊斯兰与西方民主嫁接成功的典范,土耳其的发展道路一直为中东国家提供着灵感,土耳其的稳定和发展就具有了更为广泛的意义。土耳其下次重要的大选会在2023年,在此之前此次选举土耳其的政治图景会变得更为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