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9日-12日,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应邀参加了“2019清华地区研究论坛:开创应对亚非拉共同挑战的新路径”,此次论坛由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主办,联合单位有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牛津大学中东研究中心、沙特费萨尔国王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中国中东学会。本次会议共设有四个分论坛:中东中亚研究;南亚东南亚研究;非洲研究;拉美研究。我中心学术顾问、荣誉教授Tim Niblock(蒂姆·尼布洛克)是此次会议的主要组织者。Tim Niblock教授在开幕式上以“区域研究:新现实和新概念”为题发表主旨演讲,并且主持了闭幕式关于“区域研究的未来的争论”讨论环节。

Tim Niblock教授(右一)
李秉忠教授在“跨区域互动: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分论坛中发表演讲,发言的题目是“埃尔多安对于土耳其的治理及西方的误读”,该分论坛由中国中东学会会长杨光教授主持。

杨光教授
在发言中,李秉忠教授指出考虑到其时间之长和影响之大,埃尔多安对于土耳其的治理可以称之为“埃尔多安时代”。西方对于埃尔多安治理的判断以2013年为界,可以看作是前后态度迥然的两个不同阶段。2013年之前,西方对于埃尔多安的治理基本态度是赞誉有加,提出了“土耳其模式”。2013年之后,西方对于埃尔多安的批评不断加码,甚至于提出将土耳其驱逐出北约和施行制裁。埃尔多安对于土耳其的治理保持了相对的一致性。如果不是由于埃尔多安前后“变脸”过快,那么症结就应该归咎于西方的误读。西方对于埃尔多安治理的误读深刻地反映出西方中心主义的世界观特点,反映出西方对于土耳其服从的想当然的判断,忽视了土耳其与西方利益的根本性分歧以及世界格局的深刻变革。李秉忠教授使用了“发展道路纠偏”来解释埃尔多安的国家治理,土耳其存在着世俗主义和伊斯兰文化底色;历史、文化和地理的东方特性和发展道路及外交选择的西向;土耳其特性和多元文化等三组矛盾。这三组矛盾在埃尔多安时代累积性爆发,埃尔多安试图利用中东的动荡加速这些问题的解决,而这与西方为其设定的角色发生了冲突,这就是西方对土耳其发展道路误读的深层次原因。在问答环节,李秉忠教授回答了来自牛津大学的Michael Willis(迈克尔·威利斯)、Eugene Rogan(尤金·罗根)等教授的提问。中心荣誉成员、来自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Catherine Owen(凯瑟琳·欧文)也参加了会议。

李秉忠教授
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其前身是清华大学发展中国家研究博士项目。目前有博士生40余人,他们不仅中英文流利,而且至少掌握一门对象国的语言。该学院特别强调跨学科和跨区域的研究,强调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