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大学首页 学院首页 手机访问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国家科技部引智项目“英帝国遗产与中东治理的困局”——土耳其研究系列课程第五讲顺利开课
2020年12月16日 21:31  点击:[]

2020年12月15日下午4时30分,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土耳其研究中心和环黑海研究中心主办的国家科技部引智项目“英帝国遗产与中东治理的困局”——土耳其研究系列课程第五讲顺利开课。本次课程的主讲人为马尔堡大学的亚历山德罗斯·兰普鲁(Alexandros Lamprou)助理教授,主讲题目为“凯末尔主义改革在农村的传播:以20世纪30年代的‘人民之家’为例(The propagation of the Kemalist reforms in the countryside: the People’s Houses in the 1930s)”。本次线上直播课由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和中心专职研究员尼克斯·克里斯托菲斯(Nikos Christofis)副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国内相关研究方向学者共同参加。

7B30

讲座伊始,兰普鲁助理教授指出,在凯末尔革命后,土耳其在构建现代民族国家的同时,也继承了奥斯曼帝国的人口结构。由于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且国家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村民的税收,土耳其也正需要依靠这些人去构建民族国家,所以农民和农村对土耳其来说极其重要。接着,兰普鲁助理教授论述了他对农民和农民组织的基本认识,并解释了凯末尔主义下政府是如何通过“人民之家”来组织和支持农民的问题,最后对“人民之家”带来的影响和对改革的推进进行了阐述。

16329

在农民和农民组织的问题上,兰普鲁助理教授认为,从青年土耳其党革命开始,政府对农民的关注度就在不断提高,农民出身的精英也逐渐出现。在土耳其民族主义的框架下,各个省份、城镇都出现了不同层级的“人民之家”组织。 “人民之家”的主旨就是教育人民,通过教育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将“凯末尔主义”传递到农民之中。“人民之家”主要分为语言、历史和文学、艺术、戏剧、体育等九个部门,负责研究地区的历史、文学,组织讲座,出版期刊,推动艺术的发展等。“人民之家”的创办理念是将受教育者动员起来去教育其余未受教育的人,并将其称为人民的“训练”。政府希望通过人民之家将农民训练为合格的土耳其现代公民。

“人民之家”的创办目的主要是提高村民的审美和卫生条件,加强乡村和城市居民之间的团结,并采取了邀请村民参加“人民之家”的各种活动、让议员下乡去提升农民的物质和精神条件等方法以期实现这一目的。下乡的研究者通过素描或摄影等形式记录共和国建立前后的村庄形象。他们收集村庄的地理、气候、水文、地形等信息,调查村庄的人口构成,考察村庄的管理情况、卫生情况和社会管理情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和对国家的看法等。兰普鲁助理教授指出,根据他掌握的资料,议员下乡的目的并不是改变村庄的现状,也不是去改变权力结构,而是去考察村庄的情况,特别是考察村民与城镇居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1D172

最后,兰普鲁助理教授指出,“人民之家”这一组织的目的就是将民族构建和文明化(西方化)等城市元素输入农村,把农村和城镇连接到一起。村民需要被教育,城市中产阶级和精英需要获得原汁原味的以民俗、音乐、传说、诗歌、舞蹈、文物为形式的土耳其文化。虽然在“人民之家”的实践中某些现状一时难以改变,如农民依然贫困的物质状况,他们缺乏学校、医疗等基础设施;权力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精英仍然会对农民进行压迫和剥削;下乡的议员大多并非自愿,出于被迫而敷衍了事。但是在1940年以后,有一批来自于农村、并曾是“人民之家”成员的人开始书写社会现实主义文学,描绘乡下农民的故事,反映村庄的情况,这也不失为“人民之家”的成功之处。

101F5

课程最后,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和中心研究员尼克斯·克里斯托菲斯副教授对兰普鲁助理教授的精彩报告表示诚挚的感谢。师生就土耳其农民的社会福利、建设“人民之家”过程中民众与国家的互动关系等问题与兰普鲁助理教授进行了热烈互动,本次课程圆满结束。

16CA9


上一条:中心研究员忻怿参加陕西省高校“一带一路”智库联盟2020年度会议 下一条:国家科技部引智项目“英帝国遗产与中东治理的困局”土耳其研究系列课程第四讲顺利开课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