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
大学首页 学院首页 手机访问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术交流 >> 正文
“帝国更替与黑海文明的历史演进”第二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2022年12月27日 11:38  点击:[]

1218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办,国家民委环黑海研究中心、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土耳其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外高加索研究中心协办的“帝国更替与黑海文明的历史演进”第二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师范大学通过线上举行。来自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德国莱比锡大学、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希腊塞萨利大学、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西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和历史文化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会议开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柯西钢教授主持。

180E31

在开幕式上,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陕西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院长甘晖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和国家民委环黑海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他指出,环黑海区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一环,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同文明在此交往、碰撞、融通,至今该地仍留存着希腊、罗马、波斯、拜占庭等诸多文明的遗迹。近代以来,随着国际地缘政治的发展,凭借特殊的区位优势、突出的战略价值和资源禀赋,环黑海区域在世界历史和国际政治中享有重要地位。在当下,深化环黑海区域的相关研究,增进对黑海文明的理解与认知,有助于各国人民的民心相通和“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共享与普惠。

E948D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秘书处主任、北京语言大学国别和区域研究院院长、中东学院院长罗林教授在致辞中谈到,在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与相关事务的大背景下,国别和区域研究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升。环黑海区域是欧亚文明交融与交流的枢纽地带,是现今地缘博弈、能源争夺和军事竞争的核心地带,持续引发世界大国和区域大国的竞争与博弈。无论是历史问题的解释,还是现实困境的出路,环黑海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容低估。此次会议主题既突出了黑海区域的历史特征,也凸显了以历史问题观照现实的逻辑思路,会议的召开将进一步深化国内的国别区域研究。

9958B

中共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高进孝指出,在比较帝国史视野下,研究环黑海区域的历史文明演进,有利于深入了解地区文明的复杂性、特殊性,梳理文化和贸易往来的历史发展脉络,剖析大国地区冲突的根源和解决方案,从而深化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研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建设提供理论支撑。此次学术会议也与陕西省新发展理念相吻合,希望会议成果为地方外事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4F2F7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国家民委环黑海研究中心主任李秉忠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环黑海研究中心聚合了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的优势和特点,研究内容则呈现出世界史、区域国别学、国际政治学、国家安全学等多学科交互的特点。此次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搭建学术共同体提供了机遇,为来自国内外的从事不同区域、方向研究的学者提供了对话平台,进一步促进了环黑海区域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

BFE2A

在上午场的主旨发言中,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以“大国竞争的新特征——高科技集团的竞争”为题,分析了未来大国竞争中科技巨头竞争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以及中国在此方面面临的任务的紧迫性。美国田纳西科技大学迈克尔•冈特(Michael Gunter)教授在“黑海世界的另一场战争:2020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战争后的卡拉巴赫”的报告中,讨论了2020年纳卡冲突的历史背景和现状趋势。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张盛发研究员在“苏俄与1919年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主旨报告中,完整剖析了十月革命背景下欧洲革命,尤其是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建立的前因后果和不同反响。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余伟民教授发言题目为“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中的‘帝国轮回’——关于一种特殊帝国类型的讨论”,其围绕“俄罗斯与苏联历史的同构性”和“俄罗斯-苏联的地域文明特征和观念世界”两大问题展开了具体分析。中国世界现代史学会会长、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梁占军教授围绕“区域国别学建设的世界史路径”,聚焦区域国别学科的本质、世界史学科和区域国别研究的渊源关系、世界史学科参与区域与国别研究路径等三点内容进行了讨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秉忠教授梳理了环黑海区域帝国更替和文明交往的脉络,着重从比较帝国史的视角分享了关于黑海历史研究需要重视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强调了中国学者关于黑海研究对国际学术界相关研究可能的贡献。

在下午场的主旨发言中,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冯玉军教授以“权势转移:欧亚大变局下的俄土关系”为题,分析了俄乌冲突的国际背景和由此产生的深远影响,尤其是对俄土关系所带来的历史性变化。德国莱比锡大学斯特凡·特罗布斯特(Stefan Troebst)教授介绍了其团队正在编写的《黑海地区历史文化手册》,阐述了该手册的学术价值和对环黑海学术研究的“中观”理论补充。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尼克斯·克里斯托菲斯(Nikos Christofis)研究员作题为“帝国研究、全球研究及其相关性:互补还是分离?”的发言,对比较帝国研究和全球研究两种理论方法的结合进行了讨论。

在小组讨论中,与会学者分别围绕“世界历史上环黑海地区的国家和文明”、“区域地缘政治格局中的黑海世界”、“世界史与区域国别研究”、“比较帝国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等展开研讨。

闭幕式由陕西师范大学“一带一路”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何志龙教授主持。在闭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研究员尼克斯·克里斯托菲斯认为此次学术研讨会对推进黑海文明和黑海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研究大有裨益,对国际现实问题的解决也有极大的观照和启发意义。中国苏联东欧史研究会会长张盛发教授认为,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不同专业领域和方向的学者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世界史学科和国别区域研究的新发展。陕西师范大学外高加索研究中心主任胡舶教授表示,环黑海区域的发展已成为热点话题,环黑海区域研究将成为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新的学术增长点和重要的学术引擎。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有着优良的学术传统和社会声誉,在其后的发展中,将以环黑海研究作为重要发力点和发展契机,推动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迈上一个新层次和新阶段。

此次研讨会是继2021年“环黑海区域:历史与当下”第一届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召开的第二次以黑海区域为研讨对象的国际学术盛会,旨在强化对黑海的总体研究,提升国内环黑海区域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形成环黑海区域研究学术共同体。此次环黑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继续秉持高规格、高水平、高质量特点,并在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参与下,成功拓展了环黑海研究领域的学术广度和深度,推动了陕西师范大学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为传播中国学者声音、构建中国知识体系贡献了智识力量。在2023年即将迎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之际,环黑海区域国别研究的深入和此次研讨会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应用,有助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对话和合作。

(陕西师范大学 万肖肖 刘姜/供稿 孔丽婷/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报道链接:

http://www.cssn.cn/gjgxx/gj_rdzx/202212/t20221227_5572957.shtml

环球网报道链接:

https://media.huanqiu.com/article/4B24QwvLTms


上一条:“土耳其共和国百年:历史与展望”第四届陕西师范大学土耳其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下一条:我中心获CTTI2022年度智库建设优秀案例、优秀成果特等奖

关闭